上海民族乐团全新创作《国乐咏中华》
上海民族乐团全新创作的《国乐咏中华》音乐会,于5月15、16日在上海大剧院迎来全球首演。两天的音乐会分别由国际华人指挥大师汤沐海、乐团驻团指挥姚申申执棒。音乐会也将拉开上海民族乐团2021-2022全新演出季的序幕。

《国乐咏中华》音乐会以致敬五千年中华文明为主线,分为五个音乐章节。首章《大春秋》,其创作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礼乐,以此表达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厚重和灿烂;贰章《醉山水》以乐音营造山水之境和飘逸之风,七位演奏家琴音呼应相合,勾勒一派静谧清美的山水灵境,诉说中华艺术中大乐和同、山水与共的美学精神。

叁章《纳百川》中,十余种不同民族的特色乐器唢呐、伽倻琴、筚篥、冬不拉、彝族四弦琴、芦笙、萨塔尔、弦子、马头琴、长鼓、手鼓等轮番上阵,彰显中华民族宽广的胸襟和视野。肆章《天行健》采用多器乐双协奏曲的独特形式,六位竹笛、二胡、琵琶演奏家将两人一组依次登台,三组演奏家以三种不同乐器在一首作品中无缝衔接演奏,鲜见的作品编制使得音乐张力更为充盈,传递中华民族刚毅坚卓、生生不息的生命内力。

伍章《归初心》以合唱交响形式呈现,大气磅礴的音乐语言,表达了对中华文明的敬意,对党和祖国母亲的挚爱。上海民族乐团委约作曲家王云飞担任本场音乐会作曲。王云飞曾荣获金钟奖、文华奖等多个国家级作曲奖项,多部作品入选“时代交响—中国交响音乐作品扶持计划”。

乐团已有过多次民族题材作品的原创经验,而在《国乐咏中华》第三篇章《纳百川》中,一首作品内同时出现十余种少数民族乐器则尚属首次。主创团队面对的最大挑战是,既要保持音乐的融合,又要突显少数民族乐器本身的特点。在排练现场,指挥大师汤沐海精心指导乐队训练,不厌其烦地完善细节,为作品呈现提出不少宝贵意见。

全体演奏家在今年3月的试演场后,以工匠精神开启了近两个月的精修提升,力图以最完美的状态呈现给首演现场观众。罗小慈团长介绍说:“中华五千年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对人类发展和世界文明做出过卓越贡献。在建党百年之际,我们推出的这台原创新作《国乐咏中华》,以富于历史纵深感的全新角度来叙述中国精彩和中国故事,以民族音乐奏出中国人的自豪和对美好未来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