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8日至30日,由上海歌剧院与腾讯视频联合出品的新古典国风歌剧《梦华录》在上海大剧院盛大首演。作为第40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的重磅剧目,该剧以宋代美学为基底,融合歌剧艺术的宏大叙事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诗意表达,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盛宴。
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独具审美风格的一个时代,其诗词书画、民俗风情,皆对后世的艺术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而新古典国风歌剧《梦华录》在以歌剧的形式展现“她力量”的同时,也在极具代表性的宋式风格基础上,对音乐、舞美、服化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艺术化延展,让观众在唯美而浪漫的舞台艺术中对中华传统美学萌生更为直观与感性的认同。
歌剧中的叙事性唱段将观众带入了一段跨越时空的虐恋,以宋代才子欧阳旭“落榜——逆袭——负心”为主线,带出宋代女子赵盼儿、宋引章、孙三娘三姐妹各自不相同的命运,从钱塘来到东京,在互相扶持中不断成长,成就了一番人生事业。不仅唱出了三姐妹个人命运的挽歌,更是对封建时代女性宿命的有力控诉,演绎出了不谙世事的古代女子经历世间磨炼不断成长、坚韧勇敢的品格。跟随着三位女性的脚步,观众们仿佛历经一场“穿越”,感受宋式美学中的“真”与“淳”。
在歌剧《梦华录》的创作过程中,从音乐结构设计到民族乐器与交响乐队的融合,每一步都经过反复推敲,力求通过巧妙平衡中西音乐语言,实现传统美学与现代歌剧的完美对话。作曲为本剧注入了独特的“新古典国风”音乐语言,既保留东方韵味,又突破传统框架。他强调“旋律的熟悉感”是吸引观众的关键,因此以五声音阶架构为基础,结合西洋交响乐的复杂配器,形成独特的“新古典国风”风格。
不仅如此,在视觉呈现上,舞美设计以竹帘、水墨屏风与可移动木构建筑的巧妙组合,构建出虚实相生的舞台空间。服饰设计简化宋代繁复纹样,兼顾历史感与舞台需求,辅助艺术家们在台上的演出。同时运用动态投影技术,将东京的街市、运河与茶馆在屏幕上徐徐展开,配合灯光的“光影叙事”,使场景转换如电影镜头般流畅自然。
歌剧《梦华录》的首演不仅标志着上海歌剧院在原创歌剧领域的又一次突破,更为中国歌剧的国际化提供了新范式。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党委书记、总裁、上海大剧院院长张颂华表示:“歌剧《梦华录》在创制之初就备受关注,通过联手头部视频平台和优质影视IP,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新传播条件下的‘两创’实践,更是通过‘歌剧’这门世界语言聚焦‘她力量’,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